前不久,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围绕2022年做好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提出“稳步加大信贷资金投入,提升保险保障水平,强化农村金融环境建设,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质效”的目标,并提出了9大具体要求,包括确保涉农金融投入稳定增长、优化涉农金融供给体制机制、加大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金融支持、提高进城农民金融服务水平、强化农村金融环境建设等。《通知》还强调,银行机构要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充分运用各项数字技术开展面向涉农主体的金融服务,切实提升涉农主体融资便利度,努力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推动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就金融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如何合作、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和有效发挥金融科技作用等相关问题,日前,《金融时报》记者与融360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叶大清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
在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金融科技企业应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做好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已成为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在您看来,为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重要工作,除了银行业保险业要加强金融服务支持外,是否还要发挥金融科技企业在促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金融科技企业应当在促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找到什么样的定位?
叶大清:为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重要工作,银行业保险业毫无疑问要加强金融服务支持,贯彻好《通知》相关要求。与此同时,应当发挥金融科技企业在促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像融360这样的金融科技企业,我们很多时候起了一个连接的作用:我们是连接广大农民(称之为用户)、农村的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平台。
我们一直认为,要想打造高水平的农村金融环境,提供高质量的涉农金融服务水平,不仅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也需要金融科技企业的加入,发挥金融科技企业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合力。
从当前我国农村市场的现实出发,我国应当打造一个更高效率、更高水平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关键目标在于提高涉农金融的整体服务水平。但是我们知道,中国现有的约5亿农村人口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因此需要形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在这样的金融服务体系之中,除了金融机构发挥重要作用外,还需要金融科技企业有效发挥作用。
金融科技企业要帮助各类金融机构从多方面赋能
记者:在您看来,如何有效发挥金融科技企业在促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应当从哪些方面去发挥作用?有些什么特别的方式方法?
叶大清:发挥金融科技企业在促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应当从两大方面助力: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要与金融机构密切协作和有机融合,帮助各类金融机构从多方面赋能;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独有优势和长处,深入地参与到促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系统工程中去。
目前,以国有五大行为代表的很多金融机构其实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都在发力。我们作为金融科技企业,更多的还是希望协助银行做好风险防范、风险控制等。需要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的技术,开发一些好的模型和算法,以更好的互联网产品赋能金融机构。尤其是现在,农村的用户多元化,有企业家、新生代的95后农民,也有岁数比较大的农民。所以针对各类用户的触达方式,也要多元化,比如通过一些社交媒体、私域流量运营等。例如,现在人们看到农村很多地方采取了直播的方式,电商的这个赋能是双向的,农村一些好的产品能够进城,能够进到这个共享体系;反过来说城市里一些好的产品、服务也能够通过一些 MCN 的方式、新媒体的方式到达农村。
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应当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包括数字技术在内的科技手段,向农村用户提供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要切切实实降低融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信息成本、费用成本,等等。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支持,比如快速触达客户的技术、产品设计的技术、风控的技术。在这方面,融360跟很多银行机构合作的时候,通常是通过一些算法、模型,如一些营销的模型、风控的模型,以及防骗、防欺诈的模型来实现。实际上,融360也开发了一些自动化建模的工具及数据管理的工具,给金融机构提供了一系列产品,包括科技、风控以及全渠道营销和运营的决策引擎等。我们这些数智化解决方案,包括有一个“D-bank” 数字银行的解决方案,都被五大行、保险公司及一些消费金融公司所采用。
我们的一个特色就是提供营销、运营、风控一站式的产品。这样的优势在于能够给用户提供一个简单的一站式的服务体验。其实从用户角度,特别是农村用户来讲,其并不清楚也不了解这些服务的背后哪个是营销决策、哪个是反欺诈决策、哪个是风控决策、哪个是运营决策。但是,我们提供的服务持续要做到的是简单化和智能化,落点在于让农村用户便捷地获得贷款等金融服务。
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打通“农村金融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当前,如何帮助打通“农村金融的最后一公里”,使农村多元用户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大大的缓解?这是金融服务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您看来,金融科技企业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叶大清:我们希望通过科技赋能金融,真正使得金融服务能够抵达田间地头、深入乡镇企业,让农民在自家的院子里、在炕上、动动手指通过手机操作就可以完成理财、转账、借贷等等服务。我们想像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农户种了50亩的橘子,他可以在自己的橘园里通过直播的方式售卖自己的橘子,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招聘需要的员工。现在,这些服务都已经下沉到了农村。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也有一定的金融需求,可能要购买肥料或者树种,或者扩大果园规模,金融服务能不能够触达到这样的人群?让他们在田间地头,通过手机一站式完成?实际上,这就是我们说的要打通的“农村金融的最后一公里”。归根结底,金融还是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老百姓,服务农户的。比如刚才我们说的这个场景,农户会有很多金融相关的需求,支付、借贷、账户管理、保险等。我们可以通过开放银行业 API对接的科技方式,给他们带来无感、智能化的一站式服务体验,融入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场景里,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目前,融360正在研发“数智化数字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银行机构合作,一起服务农村用户。
举例来说,我们融360旗下的业务板块占融数科,它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为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行业领先的数字金融服务。此前占融数科给某农商行做过“普惠与小微村民类信贷产”规则调优咨询项目。该项目是针对客户行现有“普惠与小微村民类信贷产品”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搭建贷前、贷中、贷后模型,制订全流程风控策略,优化产品设计、风控流程、贷前决策审批流程和贷后预警流程。在融360占融数科提供咨询服务之前,客户行的“普惠与小微村民类信贷产品”已经上线了一段时间。该产品针对当地群众及小微企业,是一个普惠型产品,帮助了大量自主创业的当地群众和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及小微企业,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客户行决定采购我们的咨询服务来优化该项目的风控策略。
金融科技企业的强项就是在于经验的积累和对行业的理解深度。融360基于10年来的实战经验,在智能营销解决方案、智能信贷业务系统、智能风控决策平台、智能贷后管理、定制化服务方面具备行业领先的能力和经验,能够赋能银行数字零售信贷业务高效、快速、高质量的开展。
后期这个项目通过数据的结构化处理、风控模型的建立、风控策略和贷后策略规则构建优化、完善,实现KS值提升30%以上,大幅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逾期率也得到了合理的控制。
此外,我们在重庆做的“手机银行用户活跃度提升项目”,包括一些农村用户金融活跃度的运营活动,给国有五大行的一些分行做的大型自动化建模的合作项目,等等,都是服务金融机构数字化的项目,获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得到这些用户的肯定。
记者:现在,金融监管部门发布文件强调“充分运用各项数字技术开展面向涉农主体的金融服务”。请问,在运用数字技术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赋能方面,融360有什么实践与经验可供借鉴?
叶大清:融360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而卓有成效的探索。最近10年来,融360深耕信贷领域,以数字营销类产品帮助银行提升获客效率,相应地,农户和进城农民也更便利更快捷地获得金融服务。目前,融360已推出领先行业的产品设计、风控决策、模型定制、运营管理等全周期服务,助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从而进一步解决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防止脱贫户因灾因病因意外事件返贫致贫。
金融科技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有用武之地
记者:下一步,融360作为一家金融科技企业,为了更充分有效地发挥金融科技企业在促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你们做了什么样的规划和准备?融360的未来愿景是什么?
叶大清:农村金融是一片广阔的天地,金融科技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有用武之地。我们希望更多的金融机构去定制开发适合农村用户的产品,希望金融科技企业下乡,多去做调研,多去了解用户、开发产品,最终落点是利用科技手段,结合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去帮助金融机构做好这个服务,实现技术、产品和应用的结合。
后疫情时代,我相信农村金融会迎来蓬勃发展的巨大机会。经历了这个疫情,很多家庭对于消费、理财、储蓄和保险会有新的认识,我相信农村金融会迎来较快的增长。
我对融360深耕农村金融的发展潜力及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融360 作为一个科技企业,作为金融科技企业的创新领头人,在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已经做好布局,一定会在下一步发展中抢到好位置,获得一个更好更快的发展,未来前景会越来越好。